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
日本国栖芳寺遇真记(并赋) 明 · 申叔舟
 出处:保闲斋集卷第一
癸亥之春。受命为日本通信使书状官。艰难跋涉。阅数月得达于京都。馆于东山之庆云庵。方毕传使命。而日已在翼。日本国王殿下。以所馆幽僻。令观于都城诸寺。乃于孟秋上浣六日游相国寺。越三日。又游于西山天龙寺。遂历栖芳寺而息焉。寺之中。引溪流于林表。汇之为池。周回可三百馀步。池之西。有琉璃之阁。自阁北行。有桥通于西来堂。桥之西。皆植芙蕖。时方盛开。清风微至。幽香馥馥拥鼻。桥东南则无之。若桥为之限隔也。西来堂之后轩。号曰潭北。溪流之所经而入于潭之处也。以奇岩怪石。骈列而激之。清冷可爱。试欲穷其源。则树木篁竹。蓊蘙蔽密。不可得而入也。但闻铿然锵然。远而益清且幽也。湘南亭。居池之心。而近乎南边。亭之南。缺其堤以泄池水而流其恶。有小岛罗峙于亭之左右。而其数四。皆植松树。剪其枝叶。令不得纵。而若老枯者然。四面嘉花异卉拥之。其枝干亦皆绳引而木支之。盘结交柯。郁不可窥。僧言方春和时。群花齐发。宿莽竞秀。苍然赪然。若锦焉若绣焉。不可得而状也。余闻之惘然。恨其不遭也。池形萦回稍长。遂作桥横绝其腰。以便往来于池之东南者。因桥有小阁。扁曰邀月之桥。登之。恍如骑长鲸而浮溟渤也。有野鸭双翼。方游泳自乐于桥之东。见人惊起。掠檐楹而西也。顾眄之间。万象旋绕。悉涵于池之中。水族有大者小者。群者孤者。潜而昭者。往而复者。跃出水者。隐在藻者。鳖而暴于沙石者。能而伏于微泥者。千状万态。举不逃于目击。又有小艇二艘。系在琉璃阁下。可以轻棹往来也。凡州渚岛屿。回曲直达。若天作地设。而不出于山人闲营巧度之妙矣。于是投冠捐佩。披襟散步。清可以涤烦。幽可以静虑。怡愉散浪。拟挟飞仙游于蓬瀛之上。而忽忘身在羁旅之中也。俄尔。斜阳西隐。仆夫在门。骊驹在道。遂揖长老于钓寂之庵。上马而归。茫然如有所失。既还而坐于云庵之南轩。月出东山。竹影扶疏。万籁俱寂。思欲再往。由琉璃之阁。历西来之堂。登于邀月之桥。以其空明无碍也。而不可得。则其清净高妙之致。往来于怀。寝不能寐。时夜将半。神倦思睡。方欹枕间。忽有老翁。须眉皓白。骨格不凡。戴霞冠。飘云裾。揖我而言曰。西山之栖芳寺。我国之胜地。今子之游。亦有所乐于此而有所得乎。余应之曰。余之来也。水行数千里。所历洲渚岛屿之奇。与夫京都诸寺池塘之妙。固亦奇矣妙矣。而悉不能彷佛于栖芳。则诚如翁之所言。一国之胜地也。其游之乐而幽闲之趣有得于怀者。可知矣。昔唐之柳宗元。叙马退山之游曰。西山爽气。在我襟袖。固智者。宜先料我今日之事也。翁欣然改容曰。善乎子之言也。其知道者乎。其有乐于是乎。其有得于是乎。古者滕王之阁。得仲宣之序而称美后世。仲宣亦以是而垂名千载。子盍诗而叙之。俾传为西山美谈乎。余亟辞谢不免。即书四韵长句云。西山横绝号嵯峨。寺在山中掩碧萝。轩外香莲看倚盖。竹间清涧听鸣珂。晕匀镜面双鳞跃。影乱潭心只鸟过。聘眄无端怀袍恶。谁将一曲唱凌波。书讫而传于翁。翁披阅称美。朗咏而起。余以其仓卒不暇饰辞。直追而问之曰。愿闻姓名。翁方顾而笑。若有所属。忽有大声从西南而起。若天之拆。魂惊梦觉。精神恍然。久之乃定。推枕而坐。覃思䌷绎。则向之所梦。的的可记。窃自计曰。奇哉。翁其真仙之流乎。苏子游赤壁而有道人之梦。谢公梦西堂而得春草之句。余虽无苏,谢之才。然因苏谢之梦。踵苏谢之作。岂非幸耶。翁之劝余诗。其借王公半帆之风乎。余不可以不赋。乃于梦之明日。历记其事而仍为之赋。赋讫而以示庵之僧明远明远奇之。请以传之为西山故事遂书以付之云。赋曰。
岁既次于癸亥兮,当日行之在奎。
钦承命以东出兮,驰驲骑之栖栖。
别知己于汉之滨兮,趁旅馆之晨鸡。
地既尽而海阔兮,望前途之茫茫。
张云帆余孤逝兮,东指日与扶桑。
忍艰难其岁月兮,始得达于国之都。
既使事之毕传兮,遂游览乎禅区。
西山而弭节兮,登琉璃之高阁。
凭危栏以披襟兮,袭灏气于寥廓。
頫清塘之回匝兮,山光掩其错落。
风披披兮微拂,轻浪起兮溶溶。
伟奇鳞异羽之游泳乎其中兮,羌不可以状容。
嗟岛屿之巧妙兮,夺造化之神功。
惟嘉卉之盘郁兮,拥山霭之霏霏。
绕池西以散步兮,弄芰荷之秋衣。
山鸟喧兮寒蝉吟,謇忘归兮夷犹。
白日忽其西匿兮,虽信美而不可以小留。
驱余马兮言旋,倚幽轩以不眠。
坐茫然以神游兮,对山月之孤悬。
至夜分而假寐兮,梦忽遇夫真仙。
徵余诗以记迹兮,嘱余言之丁宁。
得余诗以朗吟兮,声清畅以盈听。
言未讫而忽觉兮,风泠泠其吹幄。
探仙意之所在兮,覃余思其莫度。
姑染翰以临觚兮,集颠末以备写。
巫咸去其既远兮,留以待夫知者。
萧相公宅遇自远禅师有感而赠822年 唐 · 白居易
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:陕西省西安市
宦途堪笑不胜(一作劳)悲,昨日荣华今日衰。
转似秋蓬无定处,长于春梦几多时
半头白发惭萧相,满面红尘问远师。
应是世间缘未尽,欲抛官去尚迟疑。
远师824年 唐 · 白居易
五言绝句 押支韵 创作地点:河南省洛阳市
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
何处遥相见,心无一事时。
赠僧五首 自远禅师以无事为佛事)832年 唐 · 白居易
七言绝句 押阳韵 创作地点:河南省洛阳市
自出家来长自在,缘身一衲一绳床。
令人见即心无事,每一相逢是道场。
大唐泗洲开元寺临坛律德徐泗濠三州僧正明远大师塔碑铭 唐 · 白居易
 出处:全唐文卷六百七十八
婆娑世界中。有释迦如来。出为上首。如来灭后。像法中或罗汉僧。或菩萨僧。在在处处。出为上首。佛道未丧。閒生其人。故泗洲开元寺临坛律德大师。实一方上首也。大师谯郡酂人。世姓暴氏。僧号明远。七岁依本郡霈禅师出家。十九从泗洲灵穆律师受具戒。五夏通四分律俱舍论。乃升讲座。乃登戒坛元和元年。众请充当寺上座。明年官补为本州僧正。统十二部。开元寺北地二百步。作讲堂七间。僧院六所。又淮泗间地卑多雨潦。岁有水害。师与郡守苏遇等谋于沙湖西隙地创避水僧坊。建门廊厅堂厨厩二百间。植松一万本。由是僧与民无垫溺患。旋属灾焚本寺。寺歼像灭。僧溃者数年。师与徐州节度使王侍中有缘。遂合愿叶力。再造寺宇。乃请师为三郡僧正。奏乞连置戒坛。因其施利。廓其规度。侍中又以家财万计助而成之。自殿阁堂亭廊庖廪藏。洎僧徒臧获佣保马牛之舍。凡二千若干百十间。其中像设之仪。器用之具。一无阙者。长庆五年春作。太和元年秋成。轮奂庄严。星环棋布。如自地踊。若从天降。供施无虚日。钟梵有常声。四众知归。万人改观。于是增上慢者起敬。种善根者发心。利喜饶益。巨能具举。若非大师于福智僧中而得第一。若非侍中于敬修人中。亦为第一。则安能作大佛事而中兴像教者乎。故如来所谓我灭后。我法传授于弟子。嘱于大臣。斯言信矣。师以太和八年十二月十九日斋时终于本寺本院。是月二十九日。道俗众万辈。恭敬悲泣。备涅槃威仪。迁全身归于湖西塼塔。遵本教而奉先志也。报年七十。僧腊五十有一。始出家讫于迁化。志业行愿。道力化缘。引而伸之。随日广大。
前后临戒坛者八。
登律座者十有五。
僧尼得度者三万众。
江淮行化者四十年。
或疑是人。
如来所使罗汉菩萨。
吾焉知之。
初大师以功德为心。
既成而化。
侍中以撰录见托。
未就而薨。
今按弟子僧元亮素行状。
序而铭之。
呜呼。
所以满大师之愿。
侍中之志也。
铭曰。
平地踊塔。
多宝示现。
险路化城
导师方便。
繄我大师
亦有大愿。
像法是宏。
塔庙是建。
佛人交接。
两得相见。
法有毗尼。
象有僧尼。
承教于佛。
得度于师。
宣传戒藏。
振起律仪。
四十馀载。
勤而行之。
福德如空。
不可思议。
缘合而来。
功成而去。
知性不动。
色身无住。
示有迁化。
非实灭度
表塔勒铭。
门人恋慕。
东林寺白氏文集记835年 唐 · 白居易
 出处:全唐文卷六百七十六 创作地点:河南省洛阳市
昔余为江州司马时。
常与庐山长老东林寺经藏中披阅远大师与诸文士唱和集卷。
时诸长老请余文集亦置经藏。
唯然心许他日致之。
迨兹馀二十年矣。
今余前后所著文大小合二千九百六十四首。
勒成六十卷。
编次既毕。
纳于藏中。
且欲与二林结他生之缘。
复曩岁之志也。
故自忘其鄙拙焉。
仍请本寺长老主藏僧。
远公文集例。
不借外客。
不出寺门。
幸甚。
太和九年夏
太子宾客晋阳县开国男太原白居易乐天记。